2020年邯郸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3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9%,比重与上年持平。实缴税金315.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5.3%。同时,民营经济还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途径,安置职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超过80%,因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于邯郸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邯郸民营企业创新中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存在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竞争力不够强。民营企业创新与“互联网+”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民营企业创新环节中的关键。然而邯郸民营企业中总体上“互联网+”融合的数量不多,众多传统民营企业不太适应信息化浪潮,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路径迷茫,智能化改造水平不高。邯郸民营企业的研发活动仍以低投入、快见效的试验发展为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比偏低。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邯郸民营企业多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而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卫文体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涉足较少。三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邯郸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则占据主流,由于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放贷要求较高。导致一些有市场、有技术优势、有效益的企业,受行业影响常面临限贷甚至断贷的情况,而且由于企业自身、金融体制和融资环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完善、不规范问题,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融资压力依然较大。
建议:
一、打造高效宽容的营商环境,激活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资金扶持,加强行政和产业政策引导,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税收减免政策,积极推进增值税、所得税等实质性减税,落实国家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的普惠性税收免除,减少所得税优惠、出口退税等环节的制度性成本。对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经批准可延期缴纳。要降低要素成本,落实企业用地、用人、物流等降成本政策等,打造高效宽容的营商环境。
二、设计绿色金融政策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扶持与民营经济的精准匹配度,为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宽松的融资政策、更便利的融资方式、更多样的融资渠道。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落实支持民营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的奖励政策,引导民企扩大融资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坚持分类培养、多管齐下育人才。完善人才政策,加快聚才引才。通过设立民营企业人创新人才各时期发展规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规定等政策性文件,为创新人才提供政策保障,为民营企业创新人才工作奠定基础。依托民营企业等各类科研中心、研究基地等,引进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优秀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员等,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与产业对接。加快加强人才驿站和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级各类人才培训。处理好创新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关系,瞄准河北省“十四五”时期民营企业的主导产业,及时制定产业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做到重点产业全覆盖,推动产业创新人才整体素质升级,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四、深化技术创新管理,驱动民营企业创新提档升级,提升邯郸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核。鼓励邯郸民营企业要跳出传统制造领域,在全产业链上谋求发展转型。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全产业升级同时进行,以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再由产业升级带动企业创新。充分拥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通过技术引进、学习模仿和转移学习等方式,主动获得先进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创新知识转移效应,从而形成邯郸民营企业独有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构架多维度考核体系激发民营企业创新,保障邯郸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加强对服务于民营企业的政府机关单位的绩效评估,积极完善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机关服务单位的评估体系。重点开展个人绩效评估、团队绩效评估、单位绩效评估、专业绩效评估、政策评估和第三方考核等,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机关单位考核的奖惩体系中。还要强化对民营企业自身科技创新的绩效考核,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评估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邯郸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实实在在的提升,为邯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