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迅速增加的能源消耗,给中国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作为在邯郸空气质量排名一直垫底的武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当地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这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
       近年来,武安市委市政府坚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武安为目标,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强化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全域提升,在削煤、压钢、减排、控车、降尘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持续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好防治大气染的攻坚战、持久战,不仅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之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还有一些短板难点亟待解决。坚持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实施我市蓝天工程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目前存在问题:首先我市工业企业多,钢铁、焦化、水泥、电力“四大行业”始终是武安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多达387家重型货车运输源头公示企业,20余家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等重型结构企业,公路运输占比达90%,境内多达7条国省干线公路……这些客观因素层层叠加,造成了我市重型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数量偏多,治超工作监管难度大、治理任务重,给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其次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燃煤污染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建议:
       一、优化大气办机构设置,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健全各部门会商沟通、快速联动、每日通报机制,形成密切协作工作态势。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违规生产等环保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立、有案速立,有责必追、有责速追,有违必停、有违速停。
      二、从源头防治上来看,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除对工业源、扬尘、机动车尾气源等各类污染源继续分别取防治措施外,要加快淘汰一批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署后和低端产能,从严控制“两高一资”行业新增产能,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依据绿色评估绩效考核办法,把“四大行业”企业作为管控重点,进一步摸清涉气企业污染排放实际情况,非采暖季实行限产限排,采暖季继续实行“错峰生产”。严格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辖区属地管理责任”,采取一厂一策、人员驻企、明查暗访、电量监控、高限处罚、公开曝光、责任倒追等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管控,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强化企业差别化管控,积极稳妥推进限制类装备关停,加强钢焦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治理、涉煤涉气涉尘中小企业提标改造、露天采矿治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三、从监管措施上来看,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综合措施。要加强城市烟尘控制区的监督管理,强化对除尘器等环保设备的制造、安装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大气环境污染源监督监测的技术水平,改善监测装备条件。建立健全环保、市政、城建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快推进环保警察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对违规排放做到“举报必查,查必有果”。
      四、加强交通运输管控。制定实施重型载货汽车绕城方案,实行远端绕行,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加大对重型货车超载超限的执法检查力度,降低重型柴油货车使用强度。鼓励发展清洁货运,严格市场准入,对环保排放不达标的重型货运车辆不予办理道路运输证。要制定清洁运输工作方案,运用人防+技防、白天督查+夜间巡查、进出企业清洗+企业内部清洁等多种手段,切实把道路扬尘降下来。
       五、要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煤炭总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减少城市原煤的消费量,推广洁浄煤技术,推进燃煤电厂清洁化改造,加快淘汰各种低效除尘嚣和原始排放浓度高的锅炉并搬迁重污染企业。重点行业深度治理、中小企业提标整治,加强洁净煤保供和劣质散煤管控。全力保障民生。制定优化工作方案,完善应急预案,提前着手开展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六、要进一步完善长效治理机制。除切实采取工业企业关停限产、机动车严管限行、新技术研究应用等攻坚举措外,还要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治理机制。要完善政府大气治理目标责任制,把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加快制定大气排污许可证、挥发性有机物等配套管理办法,出台一批重点行业地方排放标准。实施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分级管控措施,完善应急防控体系,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