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提案工作

关于加大市级投入推进伯延镇高树勋起义纪念馆民革教育基地建设的建议

2022-04-02作者:作者:赵大春

 1945年10月2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向被围之敌发起总攻。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又积极进行政治争取。10月30日,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决定率其直属新8军及河北民军等部共一万两千余人,在河北马头镇(今属邯郸)内战前线举行起义,并向全国发表通电,宣布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剿匪"命令,退出内战前线,站到人民方面来。高树勋在这次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为我军迅速夺取作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大部队起义的先例,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高树勋是著名爱国将领,是第一位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毛主席在对党内指示中将其命名为“高树勋运动”。 为在后来的全国解放战争中,争取更多的国民党官兵起义树立了榜样。

      中共中央号召国民党军队以高树勋部队为榜样,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新中国建立前夕,高树勋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工作。建国以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河北省民革副主委,并长期担任河北省副省长职务。1955年,毛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决定,授予高树勋一级解放勋章。

      伯延镇高树勋起义纪念馆位于武安市伯延镇,展示了高树勋的生平以及起义前后的经过,再现了高树勋起义的重要意义,是纪念高树勋、开展民革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2017年2月,民革邯郸市委将高树勋起义纪念馆作为邯郸市“民革党员教育基地”;2021年5月,民革河北省委将其作为河北省“民革党员教育基地”。2022年1月,民革中央将其作为全国“民革党员教育基地”。

一、  基本情况

      高树勋起义纪念馆(旧馆)于2014年7月份建成,单位面积250平方米,房屋产权属于村民,由镇上出资建设。近年来由于旧馆西屋内墙皮多有脱落,东屋外墙砖因为年代久远严重碱化,急需要维修;高树勋起义纪念馆(新馆)于2020年4月10日建成,建筑面积98平方米,房屋产权属于集体,由武安市文广旅局投资建设。

二、存在问题

       高树勋起义纪念馆(新馆)面积仅98平米,馆内缺乏陈列文物,参观内容不多,屋内和屋外环境狭小。而且由于前往纪念馆参观学习人流量的不断增多,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对于更新配套基础设施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新建的纪念馆建在路边,没有公厕和停车场所,这些都不能满足当前民革党员党史教育的基本活动要求。对纪念馆的改造扩建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

       一、加大市级投入,助力全国民革党员基地建设步伐,完善道路交通、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革党员教育基地综合接待能力。

      二、充分发挥高树勋起义纪念馆爱国教育宣传学习作用,同时扩建纪念馆、增加纪念馆陈列布展物品、建设星级厕所、标识标牌、生态停车场、纪念馆区景观等配套设施。

      三、安排专人负责纪念馆的接待以及解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