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邯郸市武安市市委组织部召开了扎根基层,帮扶基层的工作部署会,宗旨一是锻炼年轻干部,二是切实解决落后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尤其是振兴乡村等问题。会后,身边朋友,周边同事纷纷抱怨,唏嘘。但是,好巧不巧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孙中山先生的几句话: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毅然报名,立志以己之身,以一名民革党员之名,贡献一己之力!
一、以特色产业振兴为基础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唯有抓实抓好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方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自开展驻村帮扶以来,主动深入村庄调研,多次与支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成员、致富带头人座谈交流,了解帮扶村庄——阳邑镇杏花村基本情况尤其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状况,做到底数清晰、数据明确,并在此基础上,配合驻村工作组组长做好产业帮扶相关工作。一是参观集现代化和自动化一体新建的杏花村养鸡场(一期工程),该养鸡场是支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冯丙山奔波一年反复调研的项目结晶,目前已投产。结合自身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经验,主动帮助项目负责人跑水利、跑住建、跑自然资源等单位,帮助做好用水规划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施工、规划许可等事项,确保企业合规合法经营,变相为企业节约生产经营成本130余万元,项目负责人甚是感激!基于前期扎实的政策了解,证照跑办,合理经营,极大的提升了项目负责人扩建增产的想法。目前,养鸡场负责人已着手扩建项目二期,累计投资1500万元,待全部投产后可极大解决本村就业问题,同时也为财政税收提供重要支持。二是特邀请市农业农村局专家举办了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班,提高村民的中草药种植技术,并到村连翘种植基地进行参观交流,现场给予了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帮助指导。该连翘种植基地目前销路畅通、销售旺盛,有稳定供货药企,是杏花村特色产业的鲜明典范。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优化乡村振兴发展环境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有效优化交通出行环境,美化人居生活环境,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工程,对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查看,问询干部群众急难愁盼,经梳理汇总,列出三大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改善问题。一是群众反映强烈的400余米土路导致的出行不便问题,在与镇村干部座谈交流,对接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基础上,决定在汛期结束后,投资5万余元帮助村庄硬化水泥路面,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帮助维修村西用于浇菜地的旱池,该旱池事关30余亩菜地灌溉以及全村80%以上住户吃水问题,但因年久失修存在渗漏问题,准备投资3万余元进行维修,解决群众浇地困难问题。三是帮助更换部分损坏的路灯等照明设施,方便群众夜间出行,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总之,基础设施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在基础设施完善建设中,更需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方便群众、关心群众,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政策关怀。
三、以组织阵地建设为纽带凝聚乡村振兴攻坚合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驻村帮扶以来,多次查看组织阵地建设情况,针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不足120平米问题,与村委商议把原来用于堆放杂物的办公室腾出来3间,共计30余平米,从而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帮扶标准;另外对“两站一室”进行室内整修,更换部分办公设施和牌匾制度,从而,以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支村两委工作积极性,更加方便群众办事咨询,上述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8月底完成。同时,多次与村党组成员围绕村庄发展急需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座谈,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在商讨座谈中凝聚共识,制定规划,严以落实,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领路人。
乡村振兴是我国从当前到今后30多年指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总体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关乎亿万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光荣的民革党员,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伟业中,为乡村振兴奉献无悔青春,书写华美篇章,不负韶华、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