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学习

民革邯郸市武安一支部赴开封民革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024-10-05作者:黄维

a1198885faa54b4489fe759da13e600a__jpg.heic~tplv-flrovnc8r8-s2-cC-q_0_0_0_0_q0.jpg

2023年11月6日,民革邯郸市武安一支部主委赵大春带领部分党员和调查站成员,赴开封民革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交流学习活动。开封政协副主席、民革开封市委会专主委张志刚,民革开封市委会驻会副主委陈军利、民革开封市委会办公室主任方西榜、组织科科长长成进强参加了此次活动。

  党员们到开封市刘青霞故居参观学习。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我国近代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志士刘青霞女士而在开封刘家胡同大院的基础上建立的。故居于2006年六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河南省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和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封市委党校、焦裕禄精神学习中心的现场教学基地,同时也是河南工业大学、黄河水利学院、开封大学、一师附小等多个院校的教育实践基地。讲解员梁天童详细讲述了刘青霞的英雄事迹。

      刘青霞(1877一1922年),河南安阳人。出身官宦门第,原姓马。其父马丕瑶曾任"帝王之师",教授过光绪皇帝,后外任两广总督,次兄为晚清翰林。18岁嫁于河南尉氏刘耀德为妻,人们因此称为刘青霞。

1906年,刘青霞受河南辛亥革命领袖张钟端和尉氏县留日学生潘祖培、罗文华、刘恒泰影响,随兄马吉樟东渡日本,结识了鲁迅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河南支部在东京创办《河南》杂志,青霞捐两万元巨金作为经费,使杂志得以出版.半年后由日本返国归故里,为唤醒民众,着眼于女子教育,于1908年在尉氏开办华英女校,成为河南女校之先河。此外她还分别捐钱3000两资助过尉氏高等小学堂和中州女学堂及中州公学,捐银3万两资助北京豫学堂.还在尉氏创办蚕桑学校,捐地3000亩创办实习桑园。捐银9000两修造贾鲁河石桥,捐地110亩创办孤贫院等。为此,她得到了京师各界的敬仰,被聘为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

 刘青霞追随革命,向往自由,不但敢为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以巨额捐款,而且还在《自由报》上撰文:“自由好,中夏少萌芽。岳色河声飞笔底,洛阳纸贵汇春华,开遍自由花。”1911年,张钟端由日本返国,为谋求职业掩护,青霞保荐钟端入湖北臬台马吉樟幕下,使其能以合法身份往来于汉、宁、沪之问。武昌起义后,为资助张钟端带领革命党人起义,又捐银1600两。民国元年,她在河南各大社团的一致呼声中就任河南省国民捐总经理。民国二年(1913年),青霞赴上海面见孙中山,愿将家财捐献国家。时孙任全国铁路总办。行文到河南办理捐献手续,适值南北分裂而未竞。1921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时,族人又讼青霞,她毅然将财产全部交公,用于河南教育事业。1922年青霞孑身一人返回娘家,不久即病逝于安阳蒋村。刘青霞这位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是新学教育、女学教育的先驱,孙中山为她题写“巾帼英雄”“天下为公”的匾额,鲁迅称其“才貌双全”。

党员们认真聆听,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置身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为先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所感动。党员们表示,一定将此次红色教育谨记心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年代,让坚定信仰融入热血;并同新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用实际行动弘扬先烈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履职尽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革智慧与力量。

最后,赵大春一行参观了开封市延庆观。延庆观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庆观,是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 ,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阁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不施梁木,结构严谨,富于变化,是一座汉蒙文化巧妙结合、具有元代特征的明代无梁阁 ,在中国道教史、建筑史、艺术史、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玉皇阁既是汉蒙文化巧妙结合的产物,同时,对研究中国元代的文化艺术、建筑特点也有重要意义。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其升格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员们欣赏了元代道观建筑特点,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开封、邯郸两市民革组织加强了沟通,也相互学习借鉴了工作经验,同时也增进了双方的友谊与合作。赵大春表示,武安民革今后将继续加强与民革开封市委的交流互动,共同为民革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af5534b149a84fc392bfb5826e590423__jpg.heic~tplv-flrovnc8r8-s2-cC-q_0_0_0_0_q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