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战理论研究

民主党派如何在协商民主中发挥作用

2025-03-04作者:赵大春

 协商民主,简单地讲就是不同的主体通过平等的对话、充分的沟通、理性的讨论,共同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虽然兴起于上个世纪后半叶的西方国家,缘起于对西方竞争选举民主带来问题的反思,但是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却很早就在中国大地上孕育成长,并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并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具备了作为政治协商重要参与者的巨大政治优势,在协商民主的发展中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在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而历久弥坚,重要原因在于它在促进政治发展、增强执政党执政水平、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一、我国已经具备协商民主的良好条件

    1、协商民主在我国具备社会条件。协商民主是一种国家治理形式,可以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来运作,也可以是非规范的活动。我国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是一种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实践和制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中,参与协商的主体及“人民内部各方面”主要是指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无党派人士。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处于协商的核心地位,是协商民主的主导者,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是实践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协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之中。早在原始社会,协商作为原始民主的基本形式,是处理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在氏族会议中,每个成年男子和女子都有发言权,在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意见,是对重大事项做出决定的基本依据。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协商也一直存在于各种政治活动中。在中国古代虽然实行的是专制君主制,非平等主体间无民主可言,但协商行为存在于策士、谏议等制度之中。如《盐铁论》一书中,记载了汉昭帝召见御史大夫等官员和60多名贤良学士,就决定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进行协商的过程。在西方,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古罗马贵族共和制中的元老院、人民大会,中世纪欧洲的等级会议都体现了协商的政治特征。协商随着政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的“三三制”,就是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雏形。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商谈成立新中国的大事,标志着中国式协商民主形成并发挥作用。1978年人民政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载入宪法,标志着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得到肯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我们党把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广泛运用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不断推动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我们党反复强调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建立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协商机制。1993年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写入宪法。2011年中共中央正式使用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强调要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结合起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可见,中国式的协商民主并非照搬而来,而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实践探索经验的总结和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主党派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参与者

    我国的政治实践中,已经存在着丰富的体现协商民主价值的协商政治实践,协商民主已经广泛渗透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当中。从协商民主的实现渠道来看,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党内外进行广泛协商,特别是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协商;国家政权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协商和政府与社会的协商对话;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基层民主协商等。在这些协商渠道中,对于民主党派最为重要的包括参政党与执政党直接协商;民主党派作为参加单位在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参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等。

    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在协商民主的发展中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们具备了作为政治协商重要参与者的巨大政治优势。一是政治目标上的共同性。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作为协商民主的基础,各民主党派对决策的参与过程都以共产党和国家现阶段的总任务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二是政治地位的平等性。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有利于民主党派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智力资源和专家学者众多的优势平等地参与协商。三是政治协商的规范性。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制度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加强政党制度建设的一系列相关举措,在客观上极大地巩固、发展和完善了中国政党制度,同时也为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在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而历久弥坚,重要原因在于它在促进政治发展、增强执政党执政水平、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是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协商民主能够广开言路、广求良策,使共产党和国家的决策吸纳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主党派的声音,蕴含着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各界各方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都能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激发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通过协商民主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不仅可以实行于决策之前,也可以实行于决策之中,使民主参与能够贯彻于决策的全过程,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使党和政府事业顺利发展,有利于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使得决策的出台、法规的制定,能够获得广泛的公共支持,也使得贯彻执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共产党的执政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凝聚民智,有利于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

     三、民主党派要在协商民主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1.民主党派要在政协舞台上唱主角。

    民主党派在政协舞台上主要是落实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任务。在人民政协的界别当中,民主党派成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各方面的人才也相对集中在民主党派。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决定了其成员既能反映个人意愿,也能代表党派反映政党意愿,相比界别来说,政治参与性更强,能量释放的作用更大。因此,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这个协商舞台上,要唱好主角。

     2.民主党派要在党际协商中献良策。

     “协商民主”旨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旨在构建和谐和政党关系、和谐的党群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统一战线的框架内,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定期开展党际协商,就国家政权的人员组成、国家法律的修订、国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大政方针均被纳入协商的内容。协商在决策前,监督在实施中。执政党和参政党互相监督也主要在这个协商的层面上。民主党派要在协商前多做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向执政党、政府建言献策,为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地位超脱的优势,在平等、公正的原则下为民众谋取合理合法的利益。

    3.民主党派要在合作共事中有作为。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以参政议政来实现自身政党的价值。在与执政党合作共事的过程中,民主党派成员既是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者,也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者。民主党派要教育其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精神情操、道德修养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在协商中合作共事,在共事中实现价值。党派成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本人的履职过程,能充分掌握政务信息,对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客观地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包括批评的意见,并以此促进执政党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民主党派越是有作为,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水平就会越高,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国家政治生活层,协商民主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化的组织、程序和途径,我国协商民主发展中显现的创新形式,如人大旁听制度、听证制度、人大主任接待日、人大代表联络区、人大信息网、人大信箱、代表述职、评议制度等等;在城市公共政策层面,建立市政决策与市政管理的民主协商机制,加强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力的交互作用;在社会生活层面,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制度是协商政治生活展开的重要社会基础。   

    今天的中国,在大面积体制转轨的同时谋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一项高难度的作业。没有一个强势政府,许多事情就办不成;但是,如果没有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也不可能真正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真正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当然,协商不是高谈阔论,或走形式的“秀”场,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什么时候该票决,什么时候该协商,还必须有更周到的制度设计,必须依靠更坚强的运行和监督机制来保障。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0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