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10)、河北省委办公厅省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技能型人才强省的实施意见》(2021-11)。
上述会议和文件中“健全政府投入为主,优化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落实职业教育奖助学金制度和生均拨款制度。”刘浩峰书记和董志毅市长高度重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多次到市职教中心调研和召开市长联席会议,重点提出“着力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色教育”。在当前这种大好形势下,作为我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该校生均公用经费自,2016年起一直没有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
根据冀财教【2016】1号和邯财教【2016】73号文件精神,要求各地政府:“建立完善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在积极落实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明确全省中职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1000元,用于弥补学校运转资金缺口,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2019年河北省、邯郸市发布的《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和《邯郸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切实落实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且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定额标准和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武安市职教中心是我市唯一一所公办中职学校,该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首批“120所率先发展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省领先。目前,学校开设19个全日制专业,在校师生近万人。自1992年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武安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以来,因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没有到位,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实训设备和教学设施更新滞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专业适时调整和人才模式的培养。目前,邯郸市魏县、涉县、肥乡等河北省绝大部分县(市)都已经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但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的武安,保障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生均公用经费”却不能及时额拨付到位,与武安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极不相配,极不协调。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按规定及时足额下拨生均公用经费,弥补职教中心经费短缺问题,加大教学和实训设备投入,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