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战理论研究

论加强民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025-03-04作者:韩江雷

 民革武安社情民意调查站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邯郸市委员会武安支部官方网站,是架起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广泛地汇集和反映群众的意见、愿望,倡导人民群众参与互动、合理维权、服务全民、给力经济、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信息互动、共赢合作、慈善公益、志愿救助、法律援助、投诉建议的有力平台。

   民革武安社情民意调查站是培养民革党员的前沿阵地,调查站成员经过调查站的考核和锻炼,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会被选进民革武安市工农权益帮扶办进行再次锻炼,只有经过两部门考验后,才能正式申报党员,有幸通过省、市考察后成为正式党员。

   民革武安社情民意调查站的成员从入站起就是有组织的人,正因如此,每一位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那么肯定会有人问什么是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任何一个国家、政党、人民团体都有自己严格的组织纪律。我们调查站也有自己的严格纪律,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调查站的工作纪律:

    一是全体成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要自觉与组织保持一致,不得散布、传播影响大局、影响我党形象的言论;遇有侵权事件发生,一定要先通过组织协商解决,不得盲目行动。

    二是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三是违反工作纪律严重的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成员,视为自动脱离组织,其今后一切行为与组织无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组织是人的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一个组织,就要避免这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步调一致,因此纪律的约束不能缺少。

   组织纪律约束是服从,是令行禁止,是执行。

    组织纪律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因此有些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
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纪律,都具有必须服从的约束力。任何无视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根据性质和情节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纪律是严肃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纪律又需自觉服从。只有自觉遵守纪律才是铁的纪律。这是因为,纪律同法律、道德虽然同属行为规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所以,组织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或无视纪律的约束,那就是没有道德。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性、坚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经得住纪律的考验,甚至视纪律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事实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着高度自觉的纪律性;而道德品质低下、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往往是一个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人。

    什么是令行禁止?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吴王有一天问孙武,我看了你的书,写的不错,那你能不能把妇女训练成有素军队?孙武说可以。吴王把他的两个宠妃和一些宫女给了他。在训练之前,孙武宣布了纪律,如果不听者立斩,然后开始训练,两个的妃子却嘻嘻哈哈,孙武立即就把两个妃子斩首,剩下的宫女都自觉认真训练起来。还有一个例子,吴王与秦国对阵,就等一声令下,展开决战。一个小伙子在没有下命令以前,跑到秦军队伍面前冲杀了一阵,提了两个人头回来。吴王马上下令把这个小伙子给斩了,很多人不理解,为那个小伙子请命。如果你不听命令就要斩。这叫令行禁止!

    纪律与执行力的关系: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执行力是一种纪律。观念上轻视细节;责任感不强,标准不高;纪律意识差,对上级的决定、要求不求甚解,在执行中放水等都导致执行力不强,也是我组织坚决杜绝的。

    遵守组织纪律,就需要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组织的义务感。同时,要自觉地遵守组织纪律,不论大事小事,凡是组织纪律要求做到的,就坚决去做;凡是组织纪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在没有人监督和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遵守组织纪律,养成遵守组织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组织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发展的更好,从而促进个人实现更好发展。希望大家能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组织中做的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谢谢大家!

 

                                                                                                                                    20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