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随着入住居民增多,冬天面临供热资源异常紧缺的严峻形势。但是管理模式却相对模糊,粗放。具体表现在:
一、供热资源的浪费。现在地暖普遍,供热效果比传统暖气片要好得多。有的高层居民,上下两层楼都供暖,中间
那户如果供暖,室内温度有时达到26、27度,因此很多居民会开窗户降温,造成不必要的热能浪费。而且室内温度过高,家中老人会不适应;冬天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们极易感冒。而有的小区,因地处偏远,供热效果差,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这样供热效果很不均衡,也造成人心不平。
二、采暖收费一刀切。包括上海、北京一些大城市,在那里购置住房,很多小区规定冬天必须交采暖费,即使不住人。我市有些小区也有诸如此类现象,很不合理。
提议:
一、实施供热资源精准化管理,积极探索推行热计量模式。可以先在我市进行某个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在更多小区推广。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使用户由被动采暖变为主动采暖。真正实现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和社会化,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增强用户节能意识。
二、调整采暖收费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制度,杜绝一刀切现象。不可否认,计量供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如果我市目前还不能推广计量供热,那么一定要改革采暖收费制度,严防一刀切现象。比如,平时没有人居住的房子,小区可以收采暖费20%,而非100%;处于中间夹层的住户,如果供热温度过高,可以选择不供热,利用上下两层的余热,交采暖费用50%,或者与一户共同承担采暖费用。
总之,城市供热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政治工程,是领导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笔者希望各级相关部门重视该问题的解决,力争营造良好的居民居住环境,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武安做出贡献!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