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推动我市数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4-09-08作者:赵大春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数字经济正在赋能武安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提质增效,推动景区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一、数字旅游的发展难题 

  在数字旅游建设的背景下,“数字旅游”工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景区数字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发展模式过于单一、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我市在实施“数字旅游”工程的工作中面临的一定的发展难题。

  (一)景区数字“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数字旅游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尚未形成数字经济完整产业链

  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得益于线上线下结合,数据要素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等线上形式传输,传统要素仍旧依赖于线下媒介。而与巨大的旅游需求相比,完善数字旅游设施建设、打通景区数字旅游的“最后一公里”势在必行。

  (二)数字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应用场景过于单一,缺少多元产业的深度融合。

  当前我市大部分景区的产业仍较为单一,且以生产效率和质量较低的旅游观光为主。另外,在数字景区建设中,各产业之间关联较少、融合度不高,产业融合过程中缺乏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初级阶段,联动发展效率不高。

  (三)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景区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培训。

  随着数字旅游建设的逐步开展,以景区电商为主的旅游数字经济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总体而言,景区缺乏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深入认识,理解多浮于表面。此外,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需要专业人才来提供技术支撑,而当前数字乡村管理水平与武安市发展目标难以匹配,一方面由于景区内部难以挖掘出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在于现阶段的景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难以保障数字化基本运维。

  二、加快发展旅游的建议

  面向新发展阶段,要全面推进太行明珠振兴、实现我市数字旅游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数字旅游中的巨大潜力,以新发展理念来指导我市“数字旅游”工程的实施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推动我市旅游全面升级和发展。

  1、以“数”为手段,抓住旅游产业转型新机遇。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形态,当前产业变革和数字转型的深入发展,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而旅游作为产业数字化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推进其数字化转型是顺应产业融合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因此,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推动旅游营销、品牌建设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是适应数字经济形态、加快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举措。

  2、以“商”为链条,营造旅游产业发展新环境。

  实现旅游产业振兴的关键点,在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价值链的有效增值。而在此过程中,商业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这包括景区数字化流通网络构建、数字化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产品上行能力、旅游产品市场网络建设、流通模式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3、利用数字经济平台,拓展景区数字应用视角。要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拓展数字资源获取渠道,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数字技术服务普及普惠。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聚焦互联网与数字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数字旅游”的新模式。

  4、开展景区电子商务培训,引导和培养景区员工使用数字化服务的意识。要加强数字旅游应用场景的宣传和示范,普及数字技术的使用方法,帮助景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互联时代的美好生活。

5、打造数字人才队伍,激发景区的内生动力。要抓住数字景区旅游建设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培养一批具有数字意识、互联思维的新时代景区员工。加强景区员工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数字旅游建设意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人才下乡,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形式开展数字旅游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