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已逾百年,就时间上而言,似乎已经久远。我们今天来纪念研究和解读它,让纪念多一点意义,要“爱国、革命、不断进步”,就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首先要明白的问题,也是纪念辛亥革命的前提,我们纪念它就必须要有纪念的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写道:“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革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也不会有缘有故不发生,是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有反抗,哪里也就有了革命。孙中山言“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也是他,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振兴中华”之豪言壮语。陈天华呐喊道:“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文豪鲁迅笔下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也代表了多少爱国志士之决心。
清政府对外之腐败无能直接导致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国土的事实已经形成,还有哪一个爱国之士能够坐视不管?忍无可忍的革命激情早已燃烧。
革命是免不了的。而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就是中华革命之先驱——孙中山先生。
任何革命都需要一种革命精神作支撑,而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同盟会的巨大思想影响下发生的。他们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封建专制,他们这些革命党人早在1895年就发动了广州起义,在海外和国内开展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并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包括1911年的广州“三·二九起义”。而1911年的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成功的分水岭。
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把辛亥革命同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改革开放摆在一起,称为“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准确明白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定位”。而这“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绝对性无可替代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也被称为“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辛亥革命是一次了不起的革命,无论到什么时候,它都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一笔,“它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次革命,是中国社会体制变革的丰碑,它划清了两个时代。从君主到共和,从独裁到法制,从唯我独尊、三流九等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这是中华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革,提纲挈领地提出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个基本问题。
所以,把它称为“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一点都不过分。
纪念辛亥革命和学习中山精神的现实意义
谈辛亥革命的意义,就不能离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纪念辛亥革命就要学习中山精神,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辛亥革命那样的历史性巨变,和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人格精神,不仅要表现在政治上,也表现在社会生活和民众思想等等方面,我们都应该有更深入的研究,来指导和探索我们前进。
每逢国庆,天安门城楼上除悬毛泽东画像外,人民英雄纪念碑下还竖立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是对中山先生崇高地位的尊重,也是他应该得到的荣誉。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写道:“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特别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好朋友”,三民主义也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和学习中山精神
的高度概括和精髓。
国共两党之所以都重视高举孙中山这面旗帜,被他们称之为“国父”,被我们称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是因为他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影响,当时,他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在中国人面前提出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三大奋斗目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去实现它,并且成为人们相当广泛的共识,这就在历史上迈出很大的一步”。至今,甚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所以说,我们都是中山先生的继承者。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及国家统一革命事业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辛亥革命和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让遗产增值。中山先生主张:“中国今日苟欲图强,必先致富”。且有“凡是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之宏大开放精神和气魄。中山先生的《民权初步》包括结会,动议,修正案,动议的顺序,权宜及秩序问题,旨在培育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体现他的民权主义思想。
中山先生力行“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赢得广大华夏儿女的由衷敬仰。我们一定要以中山爱国思想为纽带,加强两岸思想文化交流,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财富的中山精神,一贯支持国家统一,孙中山严正指出:“为什么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提倡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在中华儿女中一直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是统战团结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重要因素,是加强两岸交流,实现祖国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
纪念辛亥革命就要学习和发扬中山精神,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是革命先驱。他的遗嘱中写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我们时刻铭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之教导,为振兴中华、民族统一而不懈努力。
2011.9.8